最高法院:反向工程法律声明

当前位置:龙芯世纪抄板设计服务商 >> 技术文档 >> 印刷工艺与效果相关技术知识

印刷工艺与效果相关技术知识

  随着SMT技术的发展,BGA、CSP、密间距QFP(PITCH≤0.5mm)等封装元器件应用逐渐普及,同时也增加了锡膏印刷的难度。重所周知,SMT生产70%以上的不良都是由于印刷环节的不良造成的,所以印刷环节的可靠与否,直接决定了SMT产品的品质,本文将从网板制作、刮刀材质、印刷参数等方面与大家探讨印刷工艺及效果。
  一.对网板制作的要求
  网板(本文中我们只讨论金属模板的制作问题,不涉及丝网印刷)在印刷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SMT印刷不良中的50%以上都是网板的不良造成的,网板在制作过程中的许多细小的环节都会对整个SMT的成品品质造成决定性的影响。
  1.网框制作要求:
  采用铝合金,框架尺寸为650mm×550mm\650mm×650mm\736mm×736mm, 框架型材规格为30mm×40mm. 如图1-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对于网框的平整度也要做到严格要求,一般规定网框对角之间相对翘起高度小于0.3mm。
  2.绷网要求:
  采用蓝胶+铝胶带方式,在铝框与胶粘接处,须均匀刮上一层保护漆(S224)。同时,为保证钢网有足够的张力(规定不小于30牛顿/cm)和良好的平整度,不锈钢片距外框内侧保留25mm-50mm间距。
  3.基准点(Mark点)要求:
  根据PCB资料提供的大小及形状按1:1方式开口,并在印刷反面刻半透(1/2钢网厚)。 在对应座标处(包括对角处),整块PCB至少开两个基准Mark孔。
  4.开口要求:
  1)    位置及尺寸确保较高开口精度,严格按规定开口方式开口。
  2)    网孔孔壁光滑,制作过程中要求供应商作抛光处理。
  3)    以印刷面为上面,网孔下开口应比上开口宽0.01mm或0.02mm,即开口成倒锥形,便于焊膏有效释放,同时减少钢网清洁次数。
  4)    独立开口尺寸不能太大,宽度不能大于2mm,焊盘尺寸大于2mm的中间需架0.2mm的桥,以免影响钢网强度。
  5)    开口区域必须居中,到操作面最近开口至少距网框188mm。
  6)    开口部分必须满足宽厚比和面积比的要求。
  5.钢网厚度要求:
  为保证焊膏印刷量和焊接质量,钢网表面平滑均匀,厚度均匀,根据不同的元件选择相应的钢片厚度,主要依据最小开孔和最小间距为考虑,重点兼顾其它。可根据下面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或按表1数据查得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若焊盘尺寸L>5W时,则按宽厚比计算钢片的厚度。
  T<W/1.5
  若焊盘呈正方形或圆形,则按面积比计算钢片的厚度。
  T<(L×W)/1.32X(L+W)
  表1:各种元器件对网板厚度与开口尺寸要求参考表
  单位:mm
  元件类型 引脚间距 焊盘宽度 焊盘长度 开口宽度 开口长度 模板厚度
  PLCC 1.27 0.65 2.00 0.60 1.95 0.15-0.25
  QFP 0.635 0.35 1.50 0.32 1.45 0.15-0.18
  QFP 0.50 0.254 1.25 0.22 1.20 0.12-0.15
  QFP 0.40 0.25 1.25 0.20 1.20 0.10-0.12
  QFP 0.30 0.20 1.00 0.15 0.95 0.07-0.12
  0402   0.50 0.65 0.45 0.60 0.12-0.15
  0201   0.25 0.40 0.23 0.35 0.07-0.12
  BGA 1.27 Ø0.80 Ø0.75 0.15-0.20
  μBGA 1.00 Ø0.38 Ø0.35 0.10-0.12
  μBGA 0.50 Ø0.30 Ø0.28 0.07-0.12
  Flip chip 0.25 0.12 0.12 0.12 0.12 0.08-0.10
  Flip chip 0.20 0.10 0.10 0.10 0.10 0.05-0.10
  Flip chip 0.15 0.08 0.08 0.08 0.08 0.03-0.08
  表一
  6.网板验收要求:
  1)    通过目测检查开口居中绷网平整。
  2)    通过PCB实体核对钢网开口正确性。
  3)    用带刻度高倍显微镜(100倍)检验钢网开口长度和宽度以及孔壁和钢片表面的光滑程度。(不定期检查)
  4)    钢片厚度通过检测印锡后焊膏厚度来验证,即结果验证。
  5)    对网框平整程度的检验,可通过将网板安装在印刷机的网板滑道内,按住一角,用塞硅测量另一角的翘起高度,可接收标准为对角翘起绝对高度小等于0.3mm。
  二、不同材质刮刀的效果分析:
  施加在刮刀上的力称之为印刷压力,如果此力过大,刮刀前部将变形,并对压入力起重要作用的刮刀角度产生影响,如图2-1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  1.橡胶刮刀效果分析
  经过实践,我们发现橡胶刮刀随着压力的增加,其变形量增加幅度相当明显,相对应的焊盘内所印刷的锡膏量也有大幅度减少,线性变化程度非常明显,其规律如下图2-2:

   
  上述情况,焊盘面积越大越明显,PCB面积越大越明显。在焊膏的滚动中,刮刀会出现前部抬起,如果在焊膏的滚动中抬起刮刀前部,刮刀前部与印刷模板之间将产生间隙,印刷模板上会残留焊膏。
  2.钢片加橡胶刮刀效果分析
  由于钢片的变形量比较均一,随压力变化也较小,所以其线性变化比较弱,大致规律如下图2-3:

    
  但钢制刮刀片也存在一定的缺点,那就是对模板内锡膏的填充效果没有橡胶刮刀好。
  三.印刷机各种参数的设置
  决定印刷机印刷质量的因素除了刮刀材质和网板制作之外,还有如上图3-1显示的若干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 
  1.印刷速度
  印刷速度是印刷环节中比较重要的环节,速度过快会导致如图3-2的带拖不良,现象表现为锡膏填充不满,锡膏量不足,其主要原因是刮刀通过开孔部的时间短,即压入焊膏的时间较短。
  如果刮刀速度增加而压力没变,印刷后还可能会在网板上留下一层残留的锡膏堵塞网孔,妨碍锡膏正常脱模。

       
  2.刮刀角度
  印刷机刮刀的角度一般控制在 45~75°,刮刀角度太小,锡膏的滚动性和填充性好,但是容易发生渗漏,一般用于通孔再流焊和细间距模板印刷,以增加焊膏涂覆量。通常我们将刮刀印刷角度调制在60°左右,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。
  3.PCB底部顶针
  PCB底部顶针的作用是使PCB板的印刷面与网板的底面尽可能的紧密接触、控制锡膏的厚度、不污染焊盘外的其他部位PCB板面。顶针的放置是最容易被操作人员忽视的一个环节,在关键元器件的下部、PCB板的边角、拼版的V型槽下部都必须放置足够量的顶针,否则将无法印刷出合格的PCB。顶针的精度也必须达到相当高的程度(误差不超过5mil):假设在一块0.15mm厚的网板上印刷一种PCB,一根顶针与相邻的另一根顶针的高度差超过0.05mm,那么就意味着矮的那根顶针上方的焊盘比另一根上方的焊盘多出了1/3的锡膏量。
  4.脱模速度
  脱模速度是得到完整锡膏形状的保证,脱模速度主要取决于PCB板的复杂程度,间距及难度越大,脱模的速度就应该越低,有关脱模速度的推荐值和脱模速度与脱模质量的相关内容请参阅表2及图3-3。
  表 2  推荐脱离速度
  引脚间距 B/mm 推荐速度V/mm·s-1
  <0.3 0.1~0.5
  0.4~0.5 0.3~1.0
  0.5~0.65 0.5~1.0
  >0.65 0.80~2.0
  >0.8 1.5~5.0

 图 3-3 脱模速度与印刷质量关系

     
  印刷环节在整个SMT生产中至关重要,印刷不好,再完美的生产流程也做不出好产品,只有对印刷环节的所有关键点都控制、调节到位,才是真正找到了SMT生产的关键点,才能在技术难度日益增加的SMT制造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