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陆基本工资持续调升--电子业-成本降低
2008年全球经济变动幅度之大,可说是前所未见,姑且不论先进国家的金融风暴对未来电子产业会造成多大的影响,摆在台湾电子厂商眼前的,就是生产成本不断高涨的压力,尤其大陆人工费用不断提高,更是让台商叫苦连天!
大陆政府当局为了保障受雇劳工的权益,基本工资逐年调整,以因应物价上涨,2008年更是大刀阔斧地实施新制劳动合同法,明确规定雇主应该负担的劳工费用,比重都较过去调升。不仅如此,基本工资的调涨并未间断,以长三角地区为例,2008年甫调高至人民币840元,据当地台商传闻,大陆当局有意于年底再调高至人民币960元,基本工资不断调升,在微利的电子产业中,考验着台湾电子业者降低成本的能力。
以上海来看,当地的基本工资由2005年的人民币690元调高至2006年750元,后来逐步调高至2008年的人民币840元,邻近台商聚集的苏州也是相同工资水平,只是调涨时间较上海市略晚。除了长三角地区,台商众多的珠三角地区也是相同状况,不仅基本工资持续调升,对于劳工权益的相关规范也是日趋严格,让台商经营倍添压力。
其实除了台面上表订明确的基本工资,根据大陆各地区政府的规范的不同,还有所谓的「四金」、「五金」等规定。「四金」即是养老保险金、失业保险金、医疗保险金、工伤保险金的统称,再加上住房公积金,即为「五金」,依各地规定不同,合计起来大约会占员工全额薪资的33~45%,是雇主也就是厂商所需支付的,这些都是台厂于大陆设厂营运所需负担的人工成本。
以这些最根本的基本工资以及四金等支出来看,大陆台厂于2008年的人工成本恐怕早已较3年前倍增,幅度之大,可谓台商的切肤之痛。生产成本提高,相对的就是获利水平降低,由台湾电子厂商的上半年财报即可看出,2008年获利确实是较过去大幅缩水。
对部分电子业大厂来说,财报上看到的也许仅是获利数字减少,对于部分零组件小厂来说,恐怕是面临亏损的严酷挑战。由于经济规模小,成本转嫁能力低,小厂经营条件本就较差,加上景气变动快速,更是考验业者的市场竞争力,部分体质较差、获利状况较为不理想的厂商,近期就陆续爆发经营危机。
在金融风暴侵袭下,大陆台厂融资能力更为艰难,营运资金的筹措恐怕都大有问题,因此财报上现金流较差的厂商,多已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,后续若市况无法改善,问题企业恐怕会不断浮上台面,爆发危机。